以“石河精神”助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
创造单位: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大石河铁矿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大石河铁矿(以下简称“大石河铁矿”)始建于1959年,是隶属首钢的国有矿山企业,也是重要的铁精粉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有在册职工817人。大石河铁矿以矿产主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三供服务“三大板块”为支撑点,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主流程附属产线、铁矿石磁选项目(设计产能300万吨)、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设计产能550万吨)为主,主要生产机制砂、建筑砟等绿色建材产品,产品覆盖京津冀鲁沪。
“十三五”以来,大石河铁矿以国家绿色发展战略为引领,在积极挖潜矿产主业资源增量之余,不断转变观念,从零起步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转型绿色建材供应商。实践中,干部职工培育发扬“石河精神”,先后建成铁矿石磁选项目、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两条独立产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产量完成1300余万吨,增长833%;实现销售收入超2亿元,增长近21倍。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冶金矿山“十佳厂矿”。(见图1)
图1 大石河铁矿
一、“石河精神”提出背景
大石河铁矿作为首钢矿业公司的发源地,60余年的发展积淀,石河人前赴后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行业传奇,用实际行动将铁源精神、石河文化持续发扬光大,为中国冶金矿山行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进入新时代,为更好促进“艰苦奋斗、严格管理、自强不息、服务大局”的矿山传统在大石河铁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总结提炼大石河铁矿60余年发展历程的精神内核,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在转型发展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再创辉煌,大石河铁矿党委在系统总结发展历史的同时,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形成了“担当实干、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石河精神表述语,这是首钢精神和矿山传统在大石河铁矿的继承和体现,是大石河铁矿60余年发展历程的结晶和灵魂,更是大石河铁矿职工的坚定信念和力量源泉。(见图2)
图2 大石河铁矿“石河文化园”一隅
在“石河精神”的引领下,大石河铁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从零起步培育“首钢建材”品牌,努力打造资源型企业行业转型典范。
二、“石河精神”内涵
担当实干: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善于开创发展新局,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坚韧不拔:不因眼前之困改变初心,不因一时成绩夜郎自大。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固本强基,创新突破,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以勇攀高峰之心,打造坚强的职工队伍,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自强不息:从开山创业到功勋厂矿,从资源枯竭到转型发展,大石河铁矿全体干部职工化困难作源动力,变羁绊为登山梯,一路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实现了一个个全新突破、一次次华丽转身。
追求卓越:瞄准一流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以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作风履职尽责,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理念争取成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创造实在工作业绩,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
三、新时期主要做法及实施效果
“十三五”期间,大石河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嬗变,大石河铁矿以企业文化为抓手,将精神引领、文化赋能积极贯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始终,通过开展创新攻关、设备升级改造、生产模式优化、强化技能培训等多项拉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走过萌芽阶段,逐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蜕变。
(一)攻坚突破,“石河精神”助推创新发展
坚韧不拔的践行文化,打破生产惯例。大石河铁矿铁矿石磁选项目是首钢矿业公司第一条绿色建材独立产线,于2018年建成。由于铁矿石磁选项目采用湿式生产工艺,按照惯例,在冬天取暖季不进行生产。大石河铁矿打破常规,在10#皮带机头南侧增加脱水筛,降低建筑砂水分;封闭成品皮带通廊,减少皮带冻料、掉料;在薄弱点位加装电暖气、电加热带、棉门帘等,提高环境温度,打破了北方建材生产线冬季不能正常生产的惯例,实现了产线全天候连续生产模式的新突破。(见图3)
图3 铁矿石磁选项目
自强不息的创新文化,破解行业难题。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是首钢矿业公司绿色建材产业突破千万吨级产能的重要支撑,于2019年底建成。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采用干式制砂工艺,面对原料水分、细粒级物料含量波动影响制砂系统风选效果的行业难题,大石河铁矿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从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两方面同时入手,积极开展课题攻关,先后制定采场供配矿模式、产线小时生产管控标准等管理措施10余项;组织破碎三级排矿口试验攻关、筛分设备筛孔匹配试验等现场改造30余项,干砂质量由生产之初的不合格到目前完全达到国标要求。(见图4)
图4 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
追求卓越的品牌文化,稳固发展优势。大石河铁矿将科技创新贯穿产线发展全过程,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大型矿山排土场废石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成果获得首钢科技成果二等奖,以此成果为核心的“磁铁矿山排土场综合利用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一种建筑材料生产系统”“一种管道清渣装置”“一种捞砂斗及卸矿装置”“一种物料缓冲装置”等多项成果申报国家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排土场废石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行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见图5)
图5 “磁铁矿山排土场综合利用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
文化奠基,筑牢创新基础。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攻关作用,对各工作室成员组织构成、团队攻关表现进行考察,结合考察情况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计划。2020年,大石河铁矿党委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广泛开展“学习巴登经验”主题创新活动(见图6),开展课题攻关,畅谈学习体会,促进经验落地,以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发展,助力资源综合利用产线提产率、提效率、提质量;以“向现场要课题”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群众创新,交流展示一线58项创新成果,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转型提效的不竭动力,选矿车间创新工作室、二马采矿车间创新工作室获评首钢集团级创新工作室。
图6 召开创新表彰暨巴登经验学习推进会
文化育人,培养创新人才。大石河铁矿秉承“出成果、育人才”的理念,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新产线、新工艺、新设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增加沟通交流频次,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改进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门别类进行专人专育,从岗位技能工种、技能等级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等多方面,积极督促职工队伍学习取证,实现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刘志强、孟令鹏等人获得“矿山之星”荣誉称号,马军荣获2020年度首钢劳动模范,刘志强、马军先后荣获中国砂石协会“砂石骨料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二)以“石河精神”助推绿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大石河铁矿深知,守住了绿水青山,就站在了绿色发展的起跑线上。
坚持“五绿”标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石河铁矿深入贯彻“两山理论”,坚持“五绿”标准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在原料选取方面,全部利用现有采矿选矿固体废弃物,避免开山凿岩污染环境,形成绿色资源;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全封闭产线建设,设备技术先进、低噪声、低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产品发运发挥自有铁路运输优势,实现绿色运输;生产砂石料协同提取铁元素、尾泥等废料开发土壤改良,形成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无尾排放,达到绿色排放;对于配吃固废资源腾空的土地,恢复生态治理,实现绿色发展。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正式通过质量、环境、能源及职业健康安全(QESN)四个管理体系认证,绿色生产与运输评价顺利通过权威机构认证,绿色建材示范基地崭露头角。(见图7)
图7 通过砂石骨料绿色生产与运输评价
复垦还地于山。大石河铁矿用绿色发展展现国企担当,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销售公路硬化、重点部位降尘等环保治理,环保水平逐年攀升。按照“分区取料、逐步复垦”的思路,在原裴庄采坑区域开展第一块耕地复垦工程,并引进“绿洲一号”、巨菌草等作物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建成菌草种植试验基地。2020年8月,菌草种植试验基地菌草茂密,葵花朵朵向阳而开,曾经荒废的矿山变成了花的海洋,裴庄生态恢复治理成果荣登“学习强国”,为矿业公司绿色发展注入新内涵。9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教授亲临裴庄菌草种植试验基地考察交流,给予“全国冶金矿山行业利用菌草技术实现生态修复首家成功案例”的盛赞。(见图8-9)
图8 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菌草种植试验基地
图9 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菌草种植试验基地
践责变废为宝。大石河铁矿以“降低环保风险、提高产线综合效益”为原则,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成功打开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中细破除尘灰销售渠道。通过完善措施、规范流程、强化管理,实现除尘灰“稳定”“高效”“无尘”发运。这一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变废为宝,彰显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取得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多赢。
(三)以“石河精神”助推高质量发展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逐渐顺稳,大石河铁矿同步将目光聚焦到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上来,积极同优秀企业、先进单位对标对表,汲取发展智慧,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着力打造资源型企业行业转型示范基地,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更加智能化的产线、更加品质化的产品,争做建材行业引路人、领导者,擦亮首矿建材品牌,决胜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精准发力促进产能提升。大石河铁矿坚持“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石河精神,铁矿石磁选项目完成细破机升级、湿筛更新、成品皮带卸料方式改造等多项工作,设备运行基础更加牢固;优化采场布局,合理搭配原料,强化偏点时段生产组织,2020年流程效率较2019年提升4.6%;产线经历了总入选量、干选后入料量、建材日产量分别过万吨的三次重大突破。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成功引入湿式工艺流程回收复垦土,进一步提升建材产品和回收矿石产率,建材产品产率由不足50%提高到目前的76%以上,新增回收矿石及粗精矿产量喜人,成为建材产品销售之外又一可观的效益增长点。(见图10)
图10 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引入湿式工艺流程回收复垦土
质量为首打造首矿品牌。牢牢把握“产品质量”生命线,以更优质的产品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向制度要保障,制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建材产品销售质量管控方案》等专项制度措施,实现各环节精准管控、有序衔接;向生产要质量,通过湿筛升级改造、中下层筛孔尺寸配置攻关,不断优化建材产品粒级,进一步降低建材产品含泥量;向销售要结果,以小时为单位对料棚产品质量进行检查,严格落实现场监装职责,确保发运产品质量合格。定期开展客户调研回访,结合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对工艺工序进行调整,确保以高质量产品、更优质服务回馈市场。“十三五”期间,大石河铁矿绿色建材已形成火运销售为主、汽运销售补充、海运销售陆续打开的“三驾马车”高效营销体系,产品销售覆盖京津冀鲁沪,为做大做强首钢建材品牌注入新活力,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再添新动能。(见图11)
图11 首矿绿色建材海运
智能矿山助力产业升级。大石河铁矿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自动化升级,先后完成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铁矿石磁选项目入料车数自动采集、产线一键启停改造;着力开发裴庄制砂楼控制程序并进行干、湿线控制系统整合;开展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火车装车系统和汽车仓自助装车系统建设;围绕装车销售提效,开展成18#皮带机头滚筒增大、溜槽油缸更换等20余项攻关改造,装车效率稳定在2.3min/车,逐步实现装车免平整、免添减,实现集装箱直发率98%以上。(见图12)
图12 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集控室
适岗调配挖掘人才潜力。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大石河铁矿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以“四好”(选好人、育好人、用好人、管好人)为原则,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到人才的选、培、用、评全流程,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开展大讲堂、专题培训、读书交流等活动,提升领导人员综合素质。举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后备人才培训班,对20名学员进行系统培训,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开展作风建设,对经营生产过程中暴露出的管理问题深入分析作风方面的差距,并进行诫勉提醒,锤炼一支“脚踏实地、恪尽职守、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管理队伍。
“石河精神”再结硕果。大石河铁矿以“石河精神”为主线,不断总结经营生产各个时期所体现的精神特质,逐步丰富“石河精神”体系。作为首钢矿业公司第一条建材独立产线,随着铁矿石磁选项目打产提效的深入推进,大石河铁矿总结出了“攻坚克难、创新引领;深耕细作,志存高远”的先行官精神,并将其在裴庄生态恢复治理项目发扬光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不分昼夜坚守在一线,勇挑抗疫、保产重担,顽强顶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高温雨季、极寒天气对经营生产的轮番冲击,不遗余力推进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尤其是面对冬季极寒天气,全体石河人更是不惧险阻,勇战严寒,出色完成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形成了“率先垂范、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调研解题;担当实干、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同舟共济”的“抗寒保产”精神,再度为“石河精神”注入新内涵。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萌芽到产能破千万吨的昂首阔步;从单一矿产主业到矿产主业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并驾齐驱、互为支撑的新发展格局;从最初生态治理到如今的绿色建材基地,大石河铁矿在首钢矿业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扛起了石河责任,走出了石河速度。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站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大石河铁矿全体干部职工将充分发扬“石河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建引领,坚持目标驱动,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推进矿产主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齐头并进为主线,做精矿产主业,做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做优“三供”服务,打造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典范,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为首钢矿业公司第三次大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13 大石河铁矿办公楼前“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