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建材信息总网】雄安新区建设和新区城市运转将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化过程。建材工业肩负着雄安新区建设的历史重任,对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建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优质公共设施、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起着支撑作用。同时,雄安新区建设也将加速京津冀地区建材企业的转型升级。 | |
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着眼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立足大历史观,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为重要突破口,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近日就设立雄安新区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着重提到雄安新区的四大定位——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和开放发展先行区。他引述习近平的话说,新区不能建成高楼林立的城市;千万不能搞成工业集聚区,更不是传统工业和房地产主导的集聚区;要通过集聚科研院所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 此外,雄安新区要“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为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支撑”。最后,新区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 放眼未来,美好前景催人奋进——三年后的2020年,一个新城的雏形将初步显现。雄安新区骨干交通路网基本建成,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框架基本形成;五年后的2022年,在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时与京津冀主要城市联系进一步紧密,与北京中心城区错位发展,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新区核心区基本建成;到2030年,一座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显露活力,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闻名遐迩的城市新星。 鉴于规划面积和雄安新区目前三县的基建情况,参考深圳、浦东和滨海新区等地,不少研究机构对雄安新区短期和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做出了估算。申万宏源测算,2017-2018年先建设100平方公里,固定资产投资为248亿-563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房地产、基建、物流、教育、医疗等;2019-2020年再建100平方公里,基建投资为493亿-659亿元人民币;2021-2031再建1800平方公里,基建投资为1.2万亿-1.9万亿元人民币。摩根士丹利估算,在基准情形下,雄安新区在未来15年里将累计总投资达2万亿元人民币。华泰证券则预测,雄安新区基建相关投资规模在初期、中期、远期将达到6000亿元、1.2万亿元和3万亿元人民币。 雄安新区建设和新区城市运转将是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化过程。建材工业肩负着雄安新区建设的历史重任,对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建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优质公共设施、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起着支撑作用。同时,雄安新区建设也将加速京津冀地区建材企业的转型升级。 1.从雄安新区规划设计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来看,基本建设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强度都是巨大的,由此带来了对建材产品需求是巨大的,特别是功能材料和制品集成品占比将大幅度提高。新区建设所有建筑将是“绿色建筑”的,所有建设用材料必须是“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同步规避建设带来的环境危机、气候危机、资源危机。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材是满足绿色建筑需要,清洁生产的材料和制品。建材企业提供产品除满足结构性能功能要求外,还须满足绿色——促进生态修复、环境改善;低碳——减少碳能源消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量比较低;循环利用——各种资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相信雄安新区建设是“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示范区,这就要求建材企业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大力生产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以实现雄安新区建筑的“千年大计”。例如,河北省在执行75%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制定和执行《河北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2015),雄安新区居住建筑必定执行此节能标准,这将拉动高性能节能部品、材料及设备的应用。从“2017年河北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目标:建设被动式低能耗建筑10万平方米;城镇节能建筑占城镇现有民用建筑比例达到45%;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新型建材在新建建筑工程平均使用率达到70%”来看,京津冀地区“绿色建筑”要加速推进。 2.随着我国建材工业的科技进步和转型升级,建材生产的“高能耗”“高污染”大为改观,对生态环境的“负面作用”大幅减轻;建材主要产品生产由于其体量大、高温作业、稳定化合等特点,使得建材生产成为高效资源化处置其它工业乃至全社会固体废弃物的过程,为保持优美生态环境提供“正能量”。建材工业可高效消减固体废弃物,达到“近零”或“零”排放,利国利民。雄安新区建设期间拆迁和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应该和可以全部就地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已有成熟的工艺技术。随着雄安新区建设从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到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的推进,基础设施陆续建成,驻区人口逐渐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科技、医疗、教育等活动进入常态化——新区城市运转,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水处理污泥、工业危化品等“废弃物”。此 “废弃物”不允许再在雄安新区和新区外周边区域垃圾围城和挖坑填埋,无处可去。焚烧生活垃圾发电还是有“飞灰”排出的,对周围环境还是有些污染的。水泥工业已是循环经济的一环,水泥窑温度达1500℃,焚烧的能力比普通焚化炉好,可把固体废弃物烧得干干净净,减少污染排放。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在不断完善,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历30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条技术路线是环境安全、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我国已有多项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成功实例。水泥窑的广泛适应性,单条窑经过改造后能处置生活垃圾、污泥、飞灰、污染土、医疗垃圾等多类固体废弃物,且在设计处置上限以下,每天的处置量可以浮动,水泥工业是解决固体废弃物问题不可或缺的伙伴。雄安新区外周围地区可选择合适的水泥窑技术改造资源化处置固体废弃物,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整个京津冀地区都要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水泥窑是“民生必需品”,不可或缺,首先是环境净化功能,其次才是生产材料。墙体材料制造也可消减大量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尾矿的排放,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选择。雄安新区是解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钥匙,环保和交通成协同发展突破口,没有交通一体化,没有环保一体化,就没有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则是重点领域 “转移”并非是污染产业的转移,而是绿色转移,要根据绿色化的要求升级转移或就地升级,企业不想转的,要按照新的环保标准就地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守住“蓝天、青山、绿水”。京津冀环境保护是严格的刚性约束,且京津冀大气、水体、土壤环境保护标准、节能减排标准指标要求要高于周边地区和全国水平,很快将要实行区域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加强大气治理、强化水环境整治、防治土壤污染常态化,环境督查持续、不留死角,铁腕执法。对于京津冀建筑材料生产制造而言,一是传统产业普通产品的生产制造将被严格限制或禁止;二是生产制造环境保护成本将大幅快速上升。这样就倒逼京津冀地区建材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所谓工业转型就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五个鲜明特征。必须从五个方面推动工业转型:一是向内涵发展转型;二是向创新驱动转型;三是向绿色低碳转型;四是向智能制造转型;五是向服务化发展转型。所谓工业升级就是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要着力优化五个方面的结构:一是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是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四是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升级;五是产品和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京津冀建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环保、产业空间布局,而不再是低价倾销。目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正平稳有序向前推进。雄安新区筹委会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雄安新区计划将30平方公里启动区的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面向全球招标,开展设计竞赛和方案征集……。在高标准、严要求、大手笔的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建材企业不但肩负着提供满足建设需要的“绿色材料”,而且还要融入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全过程中,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支撑力量,大有作为。新型建材工业将成为京津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 作者:王政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原副院长、建筑材料工业信息中心原副主任 |